Barotrauma 潜渊症

Barotrauma 潜渊症

评价数不足
Typhoon class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奖励
收藏
已收藏
取消收藏
文件大小
发表于
更新日期
4.996 MB
2023 年 12 月 14 日 上午 8:52
10 月 10 日 上午 3:20
200 项改动说明 ( 查看 )

订阅以下载
Typhoon class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描述
Typhoon class 台风级是一系列仅由地球直属舰队建造并使用的T3级战略核潜艇,地球直属舰队(或地球舰队)是一支在欧罗巴殖民开发早期就开始活跃的巨型舰队,其潜艇乘员由派遣的地球人组成,而其舰队司令部则设在地球。这个体系中,欧罗巴上没有任何能制定计划或发出命令的单位,以确保整支舰队完全由地球控制。其曾在欧罗巴的殖民开发历史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欧罗巴与地球失联后,这支舰队很快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冰洋所遗忘。如今仅存的数艘舰船不过是它过去庞大投影的碎片,少数感兴趣的人也许可以从尘封的流言与信笺中,拼凑出一条覆灭之路。

——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是一系列基于由Newt制作的"Project 941 Akula"改进而来的作品,在改进中,我极大的提高了潜艇的作战强度与生存能力,增进了潜艇内的生活气息,并为其添加了真正的核弹发射井。经过证实,此潜艇的大小恰好可以用于通关游戏终章。

目前有十一艘潜艇可供选择:H级“卡冈图雅号”,I级“孟菲斯美女号”,Is-C级运输改型“壹佰号”,J级“大衮号”,Js-H级重甲改型“典范号”,K级“伊苏林迪竹节虫号”,L级“警戒号”,M级“突破号”,N级“大鲟鱼号”,O级“罗奇南托号”,Os-FC级指挥型“波将金号”。

*两本指导手册(中/英)已经被加入了潜艇的指挥室,其详细地解释了艇上所有非常规设备的使用方法。

下面是对各型改进的详细描述:

H级“卡冈图雅号”:基础款

I级“孟菲斯美女号”:相较H级,改善了人机工效,加装了一部无动力逃生舱

Is-C级运输改型“壹佰号”:相较I级,其导弹发射井被改装为了一个巨大的货舱,深水炸弹投弹器被减少为一个,取消了核武库并将腾出的空间改为压载水舱

J级“大衮号”:相较I级,略微增大了压载水舱,以新的“6向潜望观测设备”取代了原本只有4向的艇身潜望设备,安装了更强力的自卫武器并重新进行布置,取消了深水炸弹投弹器并用一间温室取代,加装了“8向地形雷达”(导航终端左上角的屏幕,用于检测原版声纳最大探测距离外的地形,绿灯表示该方向有地形障碍物)

Js-H级重甲改型“典范号”:相较J级,以取消“6向潜望观测设备”以及大部分“自卫电磁线圈”作为代价,加装了实验性的“接触-1”复合装甲

K级“伊苏林迪竹节虫号”:相较J级,进一步加强了人机工效,在不影响原武器与观测装备的前提下为潜艇部分区域安装了“接触-1”复合装甲,加装了急停引擎,在武器室中央加装了“6向生命体迫近告警雷达”,并将告警系统链接至每一部武器(武器潜望镜上方的红灯亮起代表该武器负责方向近处有生命体活动)

L级“警戒号”:相较K级,进一步加强了人机工效,在不影响原武器与观测装备的前提下增加了“接触-1”复合装甲的覆盖面积,将逃生舱替换为了一部“BMP-7多用途穿梭艇”,加装了干扰弹发射器,以湿式发射井取代了原本的干式发射井以容纳更加庞大的“P-39H型海基固体燃料战略弹道导弹”

M级“突破号”:相较L级,进一步加强了人机工效,为每一门武器增加了一个AI开关,以便在需要时关闭自动操纵,“6向潜望观测设备”被整合进了全新的监控中心,并增加了“舰桥武器超控中心”,改进了电力系统,使其更加可靠与容易改造,增加了一间可以上锁的小禁闭间,增加了一部“Lunokhod-A”镜控探索协助无人机(A型作为该系列的第一代只能从主舰上操纵,除非仅用于侦察任务,不然需要两个人才能正常发挥探索协助作用)。

N级“大鲟鱼号”:相较M级,将两座位于艇身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门脉冲激光炮分别替换为了一门连射炮与一门电磁炮,并为四门主炮加装了“雷达超视距打击系统”,同时,所有舰载武器都被额外架高,以增加武器的射界。加装了自动门。为潜艇加装了全新的“紧急固化泡沫维修系统(E.F.G.F.)”,可以在潜艇各处找到装载有固化泡沫手榴弹的引爆器系统,可以通过上面的按钮直接单个启动,也可以打开导航终端右侧的“自动紧急固化泡沫维修(Auto E.F.G.F.)”,当检测到对应舱室内水压过高时便会自动引爆。但以检测水压为原理的起爆系统无法应用在压载舱中,所以压载舱在导航终端右下方有自己独立的直接起爆系统。系统在使用后需要手动装填。

O级“罗奇南托号”:相较N级,此型将内置的干扰弹发射器改为了一个外挂的可抛式“肉馅”干扰弹挂仓,搭载了更先进的BMP-8多用途穿梭艇以及P-39HM海基固体燃料战略弹道导弹。

Os-FC级指挥型“波将金号”:相较O级,其取消了洲际导弹,将发射井改造为六座巨型通讯塔,并将空闲出来的房间改造为了海域战略指挥室。

当更多型号被完成后也将继续更新加入。

H至K级的潜艇核弹发射井因为游戏机制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好一次只发射一枚核弹,并且一定会在离港的一瞬间以卡出潜艇外的形式发射,这是正常现象。但若核弹在未来的更新后开始卡入船内,则可以简单的在潜艇编辑器中删除发射井的船壳以解决该问题。L级以及后续型号则因为使用湿式发射井(也就是发射井没有船壳)而没有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导弹在尚未遭到任何撞击前便变得无法操纵,是因为略带腐蚀性的欧罗巴海水侵蚀了导弹电路所致。

武器已进行过一波平衡而不再像当初那样强大(开火时的卡顿应该会显著降低),但每个装弹机里依然有对应的无限弹药弹药箱。
42 条留言
M1911A1 Oversize® 10 月 16 日 下午 2:35 
can you add the brig spawn tag to the spawn point in the brig (for immersive handcuffs)
Creation  [作者] 9 月 15 日 上午 3:33 
@nongboii
They target enemy, so if there's any life form in that sub, including pirates, they will shot.
nongboii 9 月 15 日 上午 1:00 
Do AI turrets also target enemy subs or do they just target creatures?
Creation  [作者] 9 月 5 日 上午 9:28 
@nongboii
Flora Mode only drain water from ballast, it does not burn the flora. The bottom in the later version is for the Fixfoam. The switch for Flora mode is that lever in the ballast.
nongboii 9 月 5 日 上午 4:15 
Does Flora Mode need reloading after use?
nongboii 9 月 4 日 下午 10:38 
If this is the problem then the only fix I can see is change the main docking port to the top or bottom instead of the back of the shuttle.
nongboii 9 月 4 日 下午 10:34 
I notice that the floor of the shuttl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floor of the main, the AI might think that the slight difference is floor height is a drop and they don't want to "jump down".
Creation  [作者] 9 月 4 日 上午 3:22 
@nongboii
beyond visual range strike system is recommended to be used in manual mode for aiming.
The problem with bot won't leave the shuttle is well aware but i can't seems to fix it, i guess it's mostly because the bad AI work of the game. You can shift+mouse wheel to tell AI to ignore the door to the shuttle, this will mostly prevent them from going there.
If you know anyways that might fix this, please let me know :barotrauma:
nongboii 9 月 4 日 上午 2:16 
Found a bug where bots are unable to leave the shuttle even while it's docked. Like they won't le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