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都市物语

天际都市物语

评价数不足
高难度特大城市攻略
由 林凌 制作
本攻略面向已完成教程了解基本机制,但尚不具备在最高难度下稳步扩张到特大城市的玩家
   
奖励
收藏
已收藏
取消收藏
城市规划
以边长为5格的六边形结构为基本结构规划城区,城区间边界重叠/错开随意。

完整布局包含1个主城区和若干卫星城。其中,主城区最终将承载流程中所有的办公区、所有中高商业区(及对应工业区)、所有高收入住宅区以及大部分中收入住宅区、少量低收入商业区。而卫星城最终承担大部分低收入住宅区和低收入商业区(及对应工业区)。所有城区住宅通过公交地铁线路完成连接,工业区则只需要在城区内部完成覆盖即可。
大型村庄
初始屯田阶段,按1:2铺设工业区和商业区,然后水多加面面多加水铺住宅和农田即可
小型城镇
关键解锁:
- 捕鱼伐木产业:比农田更加优质的一级产业,有地形要求
- 研究所:比较贵,可以不用着急拿出来,等快升级了再补出来然后把地块交换研究掉就好

继续住宅和产业的加水和面,优先攒钱铺捕鱼伐木
中型城镇
关键解锁:
- 小学:提高周边居民IQ,以提供办公值
- 公交站:扩展住宅区移动范围,公交站出来之后就可以围绕其进行布局设计了,我比较推荐的布局方案是以公交站作为城区中心,一环布置各类公共设施,2~4换放功能区。
- 物流站:扩展工业区移动范围,该阶段我更建议将商业和工业区贴在一起进行直接运输,不使用物流站。
- 办公区:真正的赚钱大户

升级后立即铺下小学覆盖前期的住房开始攒IQ和办公值,产出办公后就能摆出办公区以及中财富住宅了。

这阶段中需要开始向外逐步扩张地盘了,建议以公交站为核心,找附近空旷的地方建立1公交1小学3工业6商业20住宅的卫星城(钱不够可以先不拍中央公交等自动分配不太好使了再补上),这样一个结构能够产生10000住民,提供2200工人上产业地块(22片农田或等工作量的其他地块),通过小学覆盖产生若干办公值,用于在主城区铺设更多办公区。
大型城镇
关键解锁:
- 公共服务:提供地价光环和一系列满意度需求,非常贵的建筑,谨慎拍下。
- 中学:进一步提升IQ,以产生中财富办公需求。然而这阶段压根拍不出中财富办公区,一个也不要造,亏死。
- 中密度区域:升级各项功能区到中密度以增加容纳量上限。由于中密度区域需要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来撑市长评分,为了本阶段升级时的财政安全,建议一个都不要升直接延后。
- 二级产业建筑:建造成本很高但绝对物有所值的产业,必要时可以考虑贷款拍下。

城市规模:
- 要求5万人口,折合100个低密度低收入住宅,中收入部分看产生的实际需求铺

这阶段往前要同时推进地价和人口两个方向,人口方面只要继续铺卫星城就好了。地价方面,主城区应当包揽所有办公区以及中收入商业,并利用市政厅和研究所的光环一起堆叠通过。
本攻略采取的方案是在大型城镇阶段完全放弃升级中密度的模式,对于扎堆攒地价的手法稍有要求,但带来的好处是不需要叠满意度,从而可以完全省下升级公共设施科技的几百万现金留到后面收入升级再说。
小型城市
关键解锁:
- 中财富办公区、高收入住宅/商业区

城市规模:
- 要求10万人口,折合40个中密度低收入+60个低密度低收入+20个低密度中收入,高收入看实际需求铺

在主城区把中学拍下去开始攒中财富办公值,办公值的主要来源是对应科技的工业区,因此务必保证中学完整覆盖主城区住宅以确保工业区全都能升上去。
本阶段开始在各城区中心铺设公共设施并逐步升级建筑到中密度。
1000地价目标在早期版本是一个比较难堆的卡点,但当前版本直接给研究所升满10级拿地价光环就能很轻松点穿这个要求。
本阶段的晋级需要公共设施激活升级科技才能凑够评分,只要在晋级的时候临时启用一下就行,升完就给他关了省钱,基础数值足够支撑地块幸福度增长了。
中型城市
关键解锁:
- 大学:有交通连接就能生效的教育设施,用以产生高财富办公需求。

城市规模:
- 要求18万人口,将之前铺设的100低收入+20中收入全部升到中密度,高收入补到4个。

本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把大学拍下去启用高科技工业区并产生高财富办公需求。大学的造价和维护费都不低,同时工业区科技提升后工作构成会发生变动带来人口波动,因此动手前务必准备充足的存款,不然可能活不到大学发力。

首先将之前没接通的卫星城慢慢都拉上线,把能放出去的产业建筑尽量都放下去来抬一抬收入。接下来就攒个上千万拍出大学。工厂升到高科技之后就赶紧主城区补中高住宅和高办公,卫星城补低住宅。这波需求吃下来之后基本上后续就不会有钱的问题了。后续就看着右下角的需求条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啥都不缺就拍几个产业创造需求。这一阶段主城区应该能够凑出CBD专区了(要求除了相邻建筑群之外还有总地价5000,凑不出来自己调一调位置),由于CBD除了加产值外还提供额外的工作岗位,就能进一步向上拉地价,攒出来之后后续地价要求也就基本不构成压力了。
大型城市
关键解锁:
- 高密度分区:进一步提升容量,但是地格的行动力要求+1,随意升级容易炸交通
- 地铁:高级交通设施。核心价值是降低附近地格的行动力要求(效果范围1,可升级到3),用于处理高密度影响。本阶段中不需要使用范围扩展升级。
- 小型银行、珠宝公司:更高级的产业建筑,珠宝公司需要在面板中用点数购买。由于有较高的工作数量又不限制铺设地价,也可以用于在卫星城提供地价光环。

城市规模:
- 要求30万人口,60个低收入升级到高密度,全部中高收入住宅升级。

这一阶段开始城区就不再有扩张需求了,重心将放在把各功能区升级到高密度上。
在开始升级之前首先需要把地铁“接驳专线”升级研究出来,只要将城区核心的公交更换为地铁并启用该升级,城区三环内的建筑就可以自由升到高密度而不需要担心行动力问题。城区四环布置的公交站周围2格范围在这一阶段也是可以自由进行升级的位置。这一阶段新增产业会带来巨额的人口缺口,只要专注于补齐功能区即可。

本阶段的核心难点在于卫星城如何凑够提升到高密度的地价要求,这也是我建议各卫星城区建设时要配上工业商业的主要原因。2工业+4低商业区的地价光环就足够低住宅完成升级。只要把在主城区已经失去价值的市政厅和研究所挪过来提供一点基础地价就能很快将他们都向高密度升级上去,后续再挪走也不会导致地价不足。
特大城市
关键解锁:
- 超高密度分区:再次提升容量,同时地格行动力要求进一步+1,这意味着即使用地铁减费了也需要消耗2。
- 传媒中心、熊猫银行、金融中心:使用点数解锁的产业三大件,提供巨量的工作岗位,记得凑CBD加成多给40%。
-
城市规模:
- 要求50万人口,所有低收入升到高密度,其中20个升超高,所有中高收入升超高。

这阶段的任务目标就是开始升超高密度了,最大的难点在于如果升错了东西很容易交通短线导致全局崩盘。进行升级操作时务必关注数据变化,如果出现了显著波动立即暂停游戏开始排查线路修复。
这阶段城区各地铁需要点出距离+2(因为我的推荐布局1环是公共设施,所以可以不加满7行动力。4环外连的公交同样需要换成地铁,点出距离+2并确保减费光环覆盖四环上的其他超高密度设施。这阶段收支和地价都不再构成压力,只要小心谨慎地一点点升级别给自己交通高崩就能稳步推进到巨型城市阶段。